欢迎访问66财经,我们专注于分享专业财经知识!
66财经 > 信用卡 > 广发银行数字卡(玩转广发信用卡)

广发银行数字卡(玩转广发信用卡)

优质
66财经 2024-03-16 06:30:02 34次浏览 来源:周观新金融
最佳经验
本文由周观新金融推荐
全网优质答案

广发银行数字卡(玩转广发信用卡)

广发银行数字卡(玩转广发信用卡)

信用卡业务,通常是一家银行「科技驱动」的先导。

作为客户触达渠道最丰富、客户使用频率最高的零售金融终端产品之一,信用卡业务毫无疑问是银行“科技赋能”的第一抓手,也是零售板块最适合“科技赋能”的突破口之一。在科技赋能已上升至全行级战略高度的背景之下,信用卡作为打造“数字广发”排头兵业务,在2020助推零售金融交出了漂亮答卷:零售银行及信用卡业务在全行营收占比过半,零售有效客户增量同比增长72.96%,私行客户破万。

科技带给广发信用卡的“进击”还在继续,从“规模驱动”转向“科技驱动”的最明显特征,不仅是银行越来越了解自己的客户,还是产品思路的变化,是服务模式的革新。对广发信用卡而言,“内部决策”出产品的路子不再,“客户需求”逆向推动产品决策的“精耕”时代已至。

科技如何影响信用卡产品与服务

科技对信用卡行业带来改变,与其说是效率提升,不如说是产品和服务思路的重构。对比银行们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打法,这一点更显而易见。

在过去比拼发卡量的阶段,客户触达主要靠线下“跑马圈地”,卡产品的诞生主要是银行“内部决策”,不同银行之间的信用卡产品复制成本较低,导致产品和服务日益同质化。

而在深受金融科技影响的近几年,我们开始明显看到信用卡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日益激烈,产品决策也在无限朝着“用户思维”靠拢,信用卡APP也越来越好用。

“用户思维”决策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,银行不仅需要拥有科技分析能力,更关键也更有难度的一点在于,能否及时适应市场变化,及时给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,这不仅需要科技能力加持,更需要把银行内部的组织架构和科技能力一并打通,决策应变才能迅速。这,也就是业内正在经历的“平台化”、“中台化”科技建设转变。

尤其是对信用卡业务而言,“中台化”科技建设可对流程共性、风控共性、数据共性、功能共性等进行集约化、全局化管理,实现业务的高校作业、交叉精准营销、赋能组合产品创新。这,不仅是信用卡实现从“用户思维”倒推产品和服务的秘密武器,也是市场实现从“规模驱动”日益转向“科技驱动”的真正原因。

“金融科技不是孤独地由技术部门承载,数字化业务模式的转型意味着更快的执行速度、完全市场需求驱动和客户体验导向,这需要整个企业组织文化变革。”普华永道也在近期披露的“中国金融科技调研2020”中指出,传统金融机构业务与技术互相割裂的局面正在转变,科技不仅是硬实力,也正在与企业组织文化融合成为“软实力”。

得益于此,“科技驱动”的银行早已不再将发卡量作为重要目标,有能力把场景做广做深,把服务做精做透,把APP做的越来越好用,才是提高AUM(资产管理规模)和MAU(月活用户)的重要法宝。截至今年2月,广发信用卡官方APP“发现精彩”用户数已突破5400万,月活用户超2000万。

好的科技能力 用户可以感知

为何大家都在数字化转型,也都在强调场景和服务,但落地到用户感知层面却大不相同?这背后,正是科技“软实力”能否支撑精细化市场运营的区别。

有心梳理广发信用卡近年来面世的“爆款”产品便不难发现,从细分场景细分客群切入,不断提升用户感知,构建年轻人的“移动生活圈”,是广发信用卡构建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打法。

以广发信用卡去年的瞄准餐饮市场的“饭票”活动为例,活动期间重复购买“饭票”的用户超过7成,超5成用户购买了不同餐饮商户的“饭票”,而在回购用户中有近8成用户在第三单就选择了不同餐饮商户或口味。由此可见,“精准”营销的实现,是商户、用户和银行三方共赢的结果,背后直接带动的就是年轻客群对广发信用卡的“用户感知”,对银行而言就是卡活和月活,更是“移动生活圈”中的重要一环。

而在众多面目模糊的“餐桌营销”战中,更能体现广发“饭票”精细化服务的,不仅是抓准年轻人的“胃”(商户)和“心”(服务),更懂因地制宜,贴近“本地生活”。以成都为例,广发计划近两年将投入补贴2亿覆盖2000多家火锅店,“请”成都小伙伴们吃火锅。

再以近期推出的“多利卡”为例,精选了出行、餐饮、休闲第三空间三大高频场景,消费最高返现10%,再加微信、支付宝消费最高返现1%,可以说是精准契合年轻人日常生活圈的需求,而这些“刚需消费”都有返现,更是抓“心”。

还有去年5月,广发低调推出了一张“大吉大利”信用卡,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,不到两个月发卡超20万张。这张卡的特别之处在于,除了日常信用卡额度之外,还有最高5万的备用金可随时取用,且支持分期还款(区别于信用卡取现),相当于把客户的现金分期需求前置,精准解决了新技能、新服务类客群(如部分蓝领)的“短频快”资金需求。截至去年末,“大吉大利”卡新增获客数已超过48万。

更有去年备旅行爱好者热议的“广发尊旅卡”,可自由兑换60多家航司里程,直击现有里程卡只能兑换少数航司里程的用户痛点,有兴趣的小伙伴可戳信用卡|积分价值颠覆一大步,开放生态一小步 回顾。

种种案例,都是细分客群,精细化运营的佐证,也是真正从“用户需求”角度出发的创新。所谓金融科技能力,纸上谈来终觉浅,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,才能让用户感受到你行不行。

据广发银行2020年报,广发去年金融科技投入达22.84亿元,较上年大幅提升15.7%,占全行营业收入2.84%,开放银行和场景金融新增获客近千万。截至去年末,信用卡累计发卡量8934万张,较年初增长10.22%,“发现精彩”APP累计注册用户达5357万。

信用卡业务 「数字广发」排头兵

今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。而在“十四五”规划中,关于数字经济的内容单列一章,既强调了要用好数字经济,发挥数字技术优势,也要营造良好数字生态,推动数字产业化。

因此,金融行业对数字化转型和金融科技的重视,普遍已上升至全局战略高度。

“我们明确‘数字广发’建设目标,加大金融科技投入,全行科技投入占营收比重持续提升。数字化、场景化建设不断突破。”广发银行在年报中表示,聚焦“突出零售”定位,加快零售业务转型,发挥综合金融优势信用卡业务优势,着力推进“客户经营、数字驱动、生态建设”三大转型。

而细究这三个方向,分别对应客群精细化管理、数字化运营和场景构筑。这三个落脚点,都能在广发信用卡上找到清晰注脚。

截至去年末,广发信用卡已在优质客户密集的超1000座线下商圈拓展覆盖餐饮娱乐、百货超市等5万家商户,“发现精彩”APP聚合数万家合作伙伴,打造了包括购物、餐饮、出行在内的丰富消费生态。

毫无疑问,信用卡作为触达客户的最前线产品之一,是业务数字化转型的最佳试炼,对“数字广发”的构建发挥着排头兵般的作用。

得益于信用卡业务直接或间接的助推,广发零售信贷规模三年翻番,零售综合金融服务客户已超400万户。

广发信用卡将继续发挥科技对业务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,对标互联网产品的客户体验,深入洞察客户需求,制定专属客群的专项政策,在发卡、分期、信贷和延伸综合金融服务上为客户提供最优体验,全触点、全场景满足客户需求,促进客户价值最大化。”广发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崔日晖表示。

66财经推荐您看:

广发银行数字卡(玩转广发信用卡)

广发银行东航白金卡(广发东航卡积分规则)

Tags:

(责任编辑:66财经)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已注明文章出处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【68407578@qq.com】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及涉嫌侵权链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本文标题:【广发银行数字卡(玩转广发信用卡)】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nxgjcc.com/17586.html

搜索
相关推荐
标签列表